2013年6月至8月,为配合河南省三门峡崤函古道丝绸之路申遗,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应河南省三门峡文物局的邀请,对河南陕县崤函古道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本体进行复制。
崤函古道遗迹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,距三门峡市36公里。西出西安起于潼关,过秦函古关,经陕州,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,出汉函古关到洛阳,全长约400华里。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,是东至开封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,也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。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6月将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通过前期调查和分析,我们制定了复制保护方案,其主要步骤如下:
加固。为避免翻模时硅橡胶乳液渗入裂缝,导致脱模时古道受损,我们先用与古道颜色相近的泥土“填缝”,使其光滑,再用LZ-3水基弹性乳液对其进行加固保护。含水量高的部位可先用丙酮反复脱水,并用红外灯烘烤至丙酮完全挥发后,再用LZ-3水基弹性乳液对其进行加固处理。之后,去湿、涂刷隔离剂,以预防脱模时对古道造成伤害。
浇注硅橡胶。调配好硅橡胶乳液;每浇注一次硅橡胶乳液随即用刮板铺开,并用毛刷抹平。铺至一定面积时,再铺一层白纱布,片刻后在纱布上再覆盖一层硅橡胶乳液(图1、2、3)。如此迅速操作直至整个物体表面浇注完毕。随后在硅橡胶模具周边做“咬口”。当硅橡胶乳液固化后,即成硅橡胶软模。
翻制石膏外模。为了复制时不“走样”,有必要在硅橡胶软模上再翻一次石膏外罩模,以使硅橡胶软模“定型”。 古道是分成30多块外模来完成的。先在硅橡胶软模上涂脱模剂,然后用细泥条围住第一块要翻制模具的外缘(图4),防止石膏浆外溢;再把石膏浆倒入泥圈内的硅橡胶软模上,均匀刮平,薄薄浇一层石膏浆(图5),然后铺上一层棕麻,迅速压平,随即再次将石膏浆倒在棕麻上均匀抹平至完全覆盖(图6)。拆模之前要制作固定架。包装运输应该随时注意硅橡胶软模不可以叠压堆放(图7)。
作旧。按照摄像资料,为了避免复制的古道扭曲变形,浇注完成后可制作固定架(图8)。拆模以后,将复制好的古道毛边去掉,打磨修整,按图纸组装(图9)。然后,用矿物颜料或原古道的泥土进行“做旧(图10)”,这时虽然有以前的“伏笔”做基础,但仍要严格根据照相记录,尽量接近原貌。最后,放好复制的样品,整个复制工作就基本上可以划上句号了。
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,大家不怕困难,不怕炎热,克服种种困难,顺利完成了任务。我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、丝绸之路评委组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分块浇注石膏模
硅胶加固
模具合范
涂刷硅橡胶